NY_T 2359-2013 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
ID: |
E239C75035934DCF893DD8ED36BA1371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76 |
页数: |
1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4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6 NY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359—2013,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,Rules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technology,of the Paddy stem borer,[Tryporyza incertulas (Walker)],2013-05-20 发布2013-08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ny/t 2359—2013,刖 百,本标准按照GB/T 1. 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起草单位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江苏省植物保护站、福建省植保植检站、广东省植物,保护总站、广西壮族自治区植物保护总站、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陆明红、杨荣明、刘万才、关瑞峰、杨伟新、谢茂昌、武向文,I,NY/T 2359—2013,三化螟测报技术规范,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三化螟卵、幼虫、蛹发育进度、虫口密度、成虫诱测及螟害率的调查和预测预报方,法,以及调查数据记载归档的要求,本标准适用于水稻三化螟测报调查和预报,2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 1,越冬 hibernation,当地秋季三化螟最后1代3龄.5龄幼虫进入滞育状态,到来年春季解除滞育前的行为,2.2,虫 口 密度 population density,单位面积内三化螟幼虫、蛹、成虫的数量,通常以“头/667 n?”表示,2.3,卵块密度ovum density,单位面积内三化螟卵块数量,通常以“块/667 n?”表示,2.4,发生期 emergence period,成虫、卵、幼虫、蛹等各虫态的数量在被调查三化螟总虫量中所占比例分别达16%、50%、84%时,该虫态分别进入始盛期、高峰期和盛末期,2.5,螟害率 damage ratio of paddy stem borer,受三化螟为害后,水稻表现出枯心、枯孕穗、白穗等症状的株数或丛数占调查总株数或总丛数的百,分率,3调查内容,3.1 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,3.1. 1越冬代,3. 1. 1.1调查时间,越冬前调查ー次,于水稻收割前结合末代螟害率调查;越冬后调查ー次,在当地稻田春耕前或越冬,代幼虫化蛹始盛期进行,3. 1.1.2调查方法,冬前虫口密度和死亡率调查与发生末代螟害率调查结合进行。按稻作方式、品种、水稻生育期早,晚,选择螟害程度不同的代表类型田,每种类型田调查3块田,总数不少于10块。每块田调查枯心团或,白穗团20团,不足20团的以实际团数计数,记录水稻丛数,剥查活虫、死虫数,计算虫口密度和死亡率,冬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,根据上年末代螟害发生程度和秋冬播时翻耕、免耕情况分成2种类型,每种类型调查3块田,每块田采用5点取样,每点拾捡4 mク.5 m2的外露稻桩,剥查稻桩中的活虫数、,NY/T 2359—2013,死虫数,计算各类型田平均活虫虫口密度、死亡率。调查结果记入表A. 1,3 .1.2发生代,3 . 1.2. 1调查时间,在各代化蛹始盛期进行,3. 1.2.2调查方法,按稻作方式、品种、水稻生育期早晩,选择螟害程度不同的代表类型田,每种类型田调查3块田,总,数不少于10块。每块田调查枯心团或白穗团20团,不足20团的以实际团数计数,记录水稻丛数,剥查,活虫、死虫数,计算虫口密度和死亡率。调查结果记入表A. 2,3.2幼虫、蛹发育进度调查,3. 2. 1调查时间,幼虫发育进度调查可结合各次虫口密度调查进行,调查2次;蛹发育进度调查,在各代常年化蛹始,盛期开始第一次调查,隔5 d.7 d后调查第二次,3. 2.2调查方法,取样方法同3.1. 2. 2。每次剥查活虫数不少于50头,记载幼虫龄级、蛹级和蛹壳数,计算化蛹和羽,化进度,同时观察幼虫、蛹的寄生率。幼虫分龄、蛹分级标准,参见表C. 3、表C. 4。调查结果记入表,A. 2、表 A. 3,3.3 成虫诱测,3 . 3. 1诱测时间,从越冬代化蛹始盛期开始,至秋季末代螟蛾终见后1周止。每天傍晚天黑开灯,翌日早晨天亮关,灯,3 .3.2诱测方法,在三化螟常年发生稻区,设置1台20 W黑光灯或200 W白炽灯,灯具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或树林,遮挡,没有强光源影响。灯管下端与地表垂直距离为L5m,上方架设防雨罩,下方装集虫漏斗和杀虫,装置。逐日清点三化螟雌雄成虫数,并记入表A. 4,3.4 卵块密度和孵化进度调查,3. 4. 1调查时间,每代调查3次,分别于各代成虫始盛、高峰、盛末期后2天各调查一次,3. 4.2调查方法,按稻作类型、水稻品种,以及播期、栽插期、抽穗期早晩等,将稻田划分成几种主要类型田。每种类,型田选择有代表性的稻田3块,秧田每块田调查!0 n?.20 m?;本田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,每块田取5,个样点,每样点调查50丛水稻,计算卵块密度,将调查时摘取的卵块按点分放至试管内」管放1块,管口用湿脱脂棉塞住,保湿培养,室内观察卵,块孵化情况,累计孵化进度,同时记载卵块和卵粒寄生数。调查结果记人表A. 5,3. 5螟害率调查,3. 5. 1调查时间,在各代为害造成枯心苗、白穗(枯孕穗)基本稳定后各调查ー次。可结合各发生代虫口密度调查同,时进行,3. 5.2调查方法,取样方法同3.1.2. 2,调查被害丛、株数。同时查20丛水稻的分聲数或有效穗数,以及每平方米水,稻丛数。计算螟害率。调查结果记入表A. 6,3.6苗情和农事活动调查,2,NY/T 2359—2013,调查观测区内水稻不同熟制类型及面积比例、主要品种的种植比例、耕……
……